■記者張偉
時值深秋,雖然已經過了花椒的采摘季節,但是在寶雞市陳倉區赤沙鎮,微風拂過漫山遍野的花椒樹,依然能聞到濃郁的椒香,而一萬余斤急盼銷路的優質花椒讓當地花椒種植戶心急如焚。
寶雞市陳倉區赤沙鎮位于陜甘交界的山區。這里群山環抱,生態優良,土壤中性偏堿,含鉀豐富且透水性好,加之日間光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是大紅袍花椒的適生區。該鎮3.5萬畝花椒一直是當地村民致富增收的“金豆豆”,也是一直讓當地群眾特別“椒傲”的農副產品之一。然而,讓當地群眾引以為豪的花椒卻讓他們很焦慮。
“這么好的花椒賣不出去!”10月29日中午,寶雞市陳倉區赤沙鎮西一村村民白彩祥手捧自家的花椒急得一頭汗。和他一樣著急上火的椒農趙讓過是赤沙鎮秦川村村民,他用面包車將六大袋花椒從代銷點拉回自家院子后,再將這些花椒用小推車一袋一袋推回去整齊地放到屋內,全程沒有說一句話。
陳倉區赤沙鎮放馬溝村村民張春生告訴《陽光報》記者,當地種植花椒已有千年歷史,因為穗大粒多、皮厚肉豐、色澤鮮艷、香味濃郁,其“秦椒”“鳳椒”等品牌的花椒頗有影響力。在2018年時,花椒曾賣到80元/斤,然而自2019年開始,花椒的價格一路下跌,到今年的產新期,已經跌到32元/斤。受市場價格低迷和銷售渠道單一的影響,村民們的收入也明顯減少。
今年49歲的張春生是十里八鄉農資信息比較靈通的人。村民們把自家的花椒都放在他的庫房里,讓其代售,售賣不出去,就只得拉回家。張春生拿著一個小本子,無奈而認真地記錄著誰家的花椒還沒有賣出去,誰家的花椒被拉回去了。《陽光報》記者看到這個賬單上有11戶村民,最多的2800斤,最少的也有180斤。
小小花椒是當地群眾的生活希望,《陽光報》記者希望熱心人士能幫一幫大山里的村民,讓他們不再焦慮。
自駕導航搜索:陳倉區赤沙鎮西一村。
《陽光報》寶雞記者站聯系方式:0917-3370111。
《陽光報》新聞熱線:029-86253335。
椒農張春生電話:187007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