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區委書記馬霄主持召開2023年區委農村工作會議,總結全區2022年“三農”工作,并就2023年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會議要求,全區上下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奮力開創我區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2022年,我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糧食生產穩中向好,鄉村產業持續壯大,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農村疫情防控平穩有序。蔬菜、食用菌產業成功列入國家級產業集群發展計劃。生態保護成效顯著,農業質效不斷提升,鄉村基礎逐步夯實,“五個十項活動促鄉村文化振興”被省政府領導批示推廣。省級掛牌督辦順利摘牌驗收,在全市現場推進觀摩會(南片)6個縣區排名第一。村集體經濟“削薄培強”成效顯著,全區157個村集體經濟收益全部超過5萬元,100萬元以上的“示范村”達到9個。農村疫情防控平穩有序,農村地區就醫和用藥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實現平穩渡峰轉段,農村改革縱深推進,農民福祉不斷增進。“三農”重點工作穩住了農業基本盤,夯實了“三農”壓艙石。
馬霄在講話中指出,“三農”工作是關系全局的國之大者。全區各級各部門各鎮街一定要認清形勢,堅定信心,切實增強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要明確目標,重點發力,推動新時代“三農”工作再上新臺階。要聚焦“講政治”,緊抓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要保耕地,堅決遏制“非農化”、有效防止“非糧化”,嚴防“割青毀糧”。要提產能,全面落實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建設高產穩產“噸糧田”12萬畝,確保糧食產量保持在17萬噸以上。要強科技,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形成設施蔬菜產業集群、珍稀食用菌產業集群、露地菜產業集群,確保蔬菜面積保持在10萬畝,產量穩定在22萬噸以上,打造寶雞市近郊菜籃子基地。
馬霄要求,全區上下要聚焦“穩成果”,兜牢防返貧底線,聚焦收入、就學、就醫、住房、飲水等方面短板弱項,全面落實兜底保障政策,提高保障標準,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要聚焦“強產業”,推動農民增產增收,落實好財政、金融、用地、人才等扶持政策,形成創新帶創業、創業帶就業、就業促增收的格局,讓農民在家門口就有活干、有錢賺。要聚焦“強弱項”,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聚焦“補短板”,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要堅持規劃引領,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通盤考慮土地利用、產業發展、生態保護、鄉土風情、歷史傳承等因素,科學有序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合理確定村莊發展規模和功能定位,堅持綠色有機方向和促進農業轉型升級總要求,奮力開創我區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馬霄要求,全區各級各部門各鎮街,要按照區委、區政府的定位部署,壓實責任,強化保障,凝聚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強大合力,以苦干實干快干、努力干一起干的優良作風,把黨管農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實處,夯實“三農”基石,為打造最具發展活力新城區、譜寫陳倉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奠定堅實基礎。
會上,區委副書記柳鵬舉就區委、區政府《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方案(討論稿)》作了說明。區政府副區長楊利剛安排了今年“三農”重點工作。東關街道辦、慕儀鎮、坪頭鎮、赤沙鎮、賈村鎮橋鎮村相關負責人分別圍繞蔬菜產業發展、返貧監測與幫扶工作以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工作作了交流發言。
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閆海艷、區政協副主席王曉妮參加會議。